2020年10月17日,衛生經濟研究雜志社聯合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衛生經濟學會在杭州市共同舉辦“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研讨會”,我校人文管與管理學院許才明、榮超老師受邀參會,同時帶領我院2020級中醫藥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四位研究生參會學習此次研讨會。該研讨會邀請研究機構及醫學院校的專家學者,醫保管理機構及衛生行政部門的官員、醫院管理部門人員等,共同交流我國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的進展及經驗,提出主要研究發現與問題,為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建議。

會議期間,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善聯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李玲教授、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副主任吳天、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分别從“國家藥品集中采購的衛生經濟學意義”、“藥品帶量采購政策研究”、“新形勢下藥品招采機制的變革與挑戰”及“國家藥品帶量采購政策影響評估及政策建議”進行主題演講。
胡善聯教授提到藥品帶量采購的經濟學理論,包括購買方式、買方壟斷和賣方壟斷等經濟學理論,認為帶量采購的關鍵問題是需要建立一個合理、公正和公平的價格機制。闡明現藥品價格畸高,須通過戰略性購買、降低通過一緻性評價的仿制藥的價格,來獲得優質價廉的藥品,提高人民健康。會議還分析了帶量采購政策的調整以及發展趨勢,提出通過一緻性評價的藥物集中采購是藥品招采方式的創新,應采取多品種中标的模式優化國家集中采購制度等政策建議。李玲教授從國家醫保局帶量采購政策角度分析帶量采購現狀,并聯系相關前言經濟學理論探讨,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吳天主任提到集中采購進行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效果,藥品降價與控費問題等。金春林主任主要提出課題全國研究的最新發現及擴圍優化建議,為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政策提供了客觀、詳實的證據。

會議後程,各專家學者以圓桌會議形式探讨了藥品集中采購實施現狀與問題,并提出了建議,如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王前強院長提到面對藥品使用,醫院壓力大,一些藥品價格太低,醫生和患者使之不信任,以及醫保局追求近期效果與藥品現狀運行不協調,醫保支付規定與現在談判标準不協調等。還有專家們建議進一步擴大藥品品種,科學合理用藥、預防招标過程風險,完善系統評價和市場管制。
此次研讨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國家藥品帶量采購,始終提到帶量采購的四個确保:确保質量、确保供應、确保使用和确保回款。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提出寶貴的意見,助力藥品采購穩步推進。各個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們互通有無,相互借鑒和學習,對于進一步提高我院師生衛生事業管理學科的科研能力具有較大意義,收獲頗豐。

撰稿:謝麗香
審核:榮超